入火安座即是民間所謂安神明位,古稱安香火位,又稱安神明廳(目前坊間均訛稱〝安佛廳〞是錯誤的!),乃遵禮道教教義,所謂為人要有所三本,其一,天地者生之本,其二,君師者治之本,其三,祖宗者類之本,簡要的說,安了香火位後,每天上香朝拜,表達了遵天法地,拜祖先之意義。安神明按規矩用一尊、三尊或五尊(單數屬陽,陰數屬陰),如有祖先牌位,神明安在上桌的左邊,祖先牌位安在右邊(神明向外看時)。
為因應時代朝流,目前有的神明桌已和室內裝潢結合在一起,解決傳統神明桌和裝潢不搭配的困擾,也更美觀、更符合人們的需要!
神位融合在室內裝修整體裏,神明後的神仙圖也用書法寫的清淨經所代替,
這樣的便通方式,目前非常受二代同堂或三代同堂的歡迎。
為了整體性而不使用傳統神明桌的神位,除了美觀外也非常素雅!
使用精巧傳統的神明桌,也非常俐大方!
安神明位需要準備的供品如下:
(一)安神位供品
五供:(香、花1對、水3杯、燭1對、水果4樣4盤)
紅圓湯3碗、紅龜8個、發粿1個(大的)、鳳梨含尾2個、三牲(雞、肉、魚)素的亦可、 酒3杯、山珍海味4小盤(薑、鹽、糖、豆子)、五行5小盤(金針、木茸、香菇、豆腐、冬粉)、九味碗9碗(紅棗、桔餅、筍乾、麻荖、米荖、韭菜、芹菜、豆干、冬瓜糖)金紙(天公金、大百壽金、壽金、刈金、福金、甲馬、賜財金)各一支
(二)安神明爐用物品:
神明爐代表此家的財庫,能否出丁發財甚為重要,故爐內要安置八寶,如下:
金元寶2錢1個、銀八卦2錢1個、銅錢3個(乾隆通寶)、鐵釘3支、珍珠9顆、瑪瑙1顆、五色線(綠、黃、白、紅、黑)1組、10元銅板12個、大龍銀1個
※祖先爐(公媽爐)屬陰庫,故庫中亦準備2個銅幣外包紅紙置入延吉
(三)祖先牌位供品:
菜碗8碗、茶杯8個、筷子8雙、飯1鍋、三牲1副、水果4種1盤、紅湯圓3碗、發糕1個(大)、金紙(福金8支) *不可用銀紙
安座前,由老師根據陽宅方位選出吉祥方安奉神明位,再依福主全家人之八字擇日擇時安座。入座當天,擊鼓開壇,先由老師請神、持咒、化符水、淨壇、神明開光、神明爐入寶,再依序安迎神明鎮座、安神明爐、次安祖先牌位、再安祖先爐,典儀依序上供,鮮花、光明燭、清水、清香、四果、唸吉利話祝賀,上列所有供品敬獻,接著全家人持香,隨著法師焚香開壇、淨宅、上表、請神、誦經、謝土,請五路財神賜財、祈安、送聖、化財等儀式圓滿,全家虔誠禮拜,恭祈神光普照,鎮宅光明,平安吉祥。